胎停怎么办?
发布时间:
2017-11-04 12:00
来源:
湘潭湘仁医院
胎停流产是近年十分常见的妇科生殖疾病,也是许多女性在求子路上的绊脚石,其发病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。从2015年10月以来,我院生殖与不孕不育专科收治了87个有过数次早期胎停的患者。
什么是胚胎停育?
胎停育是指妊娠发展到某一阶段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。胚胎停育后如果被母体自我保护性地排出体外称之为自然流产,如果排出失败而残留在宫腔内称之为稽留流产。如有三次以上反复流产,中医称之为“滑胎”。
胎停育多数发生在孕早期,即3个月以内。其中妊娠5周以内就流产的称之为“生化妊娠”,中医称之为“暗产”。很多育龄妇女往往没及时做检查,以为是月经推迟了数天,其实已经是自然流产了。一次生化妊娠并不要紧,多次发生则必须引起重视。
如何防止胚胎再次停育?
根据我院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,在胚胎停育的治疗上,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的优势。
西医认为,胎停多因感染因素,免疫因素,内分泌失调,雌孕激素不足,宫腔粘连,子宫内膜菲薄或染色体异常所致;中医认为,“滑胎”的病因病机是肾气虚衰,冲任不固。因冲为血海,任主胞宫,冲任失调则胎失所养,气血亏虚则胎无所载,故发生滑胎。
因此,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,以微创手术解决器质性问题:松解宫腔粘连、剔除内膜息肉、疏通输卵管;以中药针灸解决其他功能性问题: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史,固先天之肾,补后天之脾,采取填肾精,益气血,调冲任,补肾阴,温肾阳等方法,以增厚子宫内膜,营养卵巢,改善体质和卵子/精子质量。必要时,亦佐用少量性激素,从而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。
根据这两年的临床统计,治疗效果满意,87个胎停患者中,已有76个成功孕育报喜(生育或怀孕3个月以上)。
所以,建议有过胎停史的患者再次怀孕前,夫妻双方都应先做相关检查,然后按中医的望闻问切,辨证论治。
典型病例一:反复早期胎停
秦女士,女,29岁,湖北咸宁人,曾反复早期胎停4次,继发3年不孕。于2016年3月,经咸宁医学院李教授亲自带来湘仁医院初诊。经检查,诊断为宫腔粘连,输卵管阻塞,子宫内膜菲薄(3mm),抗内膜抗体阳性(+)。症见月经过少,腰膝酸软,小腹不适,手足发凉。舌淡,边有齿痕,脉沉细。
治疗方案:
(1)在宫腹腔镜下,采用美国COOK导丝疏通了双侧输卵管,分离宫腔粘连。
(2)中医辨证为肾阳不足,胞宫虚寒,方以温经汤合金匮肾气汤加减。方中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阿胶、人参补益气血,附片、桂枝补肾温阳,益母草、活血藤、川芎活血化瘀。一个月后,子宫内膜增厚,月经量增多,诸症消失。
(3)二诊:予泰山磐石散加减。巩固治疗3个月。
(4)2016年 11月 20日,秦女士月经逾期未潮,怀孕报喜。在我院住院保胎半月出院。2017年7月29日,秦女士足月生一8斤重的男婴。
典型病例二:生化妊娠4次
刘女士,35岁,湘潭市雨湖区人,婚后7年不育,曾生化妊娠4次,每次怀孕至34天就出血,来不及看到宫内出现孕囊,孕激素就下降了。曾就诊过多家医院,未发现明显异常。2016年6月来我院求医,B超提示,宫腔内肌层回声不均匀,内膜不清晰,宫腔镜检查,宫腔内充满灰红色椭圆形赘生物,质软,带蒂。症见小腹不适,月经色黑,伴有血块,白带黄赤,舌红,胎薄黄,脉弦涩。
治疗方案:
(1)在宫腔镜下剔除子宫内膜息肉与赘生物。
(2)中医辨证为冲任不固,气虚血瘀。方以脱花煎合圣愈汤加减,方中当归、川芎、红花活血化瘀,人参、黄芪调理冲任,肉桂温通血脉,牛膝、车前子引血下行。服药两月后,诸症消失,B超声像提示子宫双附件未见异常。
(3)2016年10月,刘女士喜怀身孕,妊娠期一切正常;2017年7月,刘女士喜得千金。
胎停,不孕不育,刘美清,湘潭湘仁医院,流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