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癌
发布时间:
2017-02-06 12:00
来源:
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,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,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。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,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:1。
病因
1.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
长期食用薰烤、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;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%。
2.幽门螺杆菌感染
3.癌前病变
胃疾病包括胃息肉、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溃疡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,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、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,有可能转变为癌。
4.遗传和基因
临床表现
早期胃癌多无症状,少数人有恶心、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。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。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,如上腹不适、进食后饱胀,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,食欲下降、乏力。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,也有其特殊表现。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;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;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、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。腹部持续疼痛常提示肿瘤扩展超出胃壁,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、腹水、黄疸、腹部包块、直肠前凹扪及肿块等。晚期胃癌病人常可出现贫血、消瘦、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。
并发症
出血、幽门或贲门梗阻、穿孔。
检查
1.胃镜检查
胃镜检查结合粘膜活检,是诊断胃癌的最可靠的手段。
2.X线钡餐检查
治疗
1.内镜治疗
早期胃癌可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。
2.手术治疗
(1)根治性手术 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,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,重建消化道。
(2)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,为了减轻由于梗阻、穿孔、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,如胃空肠吻合术、空肠造口、穿孔修补术等。
3.化疗
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、术中和术后,延长生存期。晚期胃癌病人采用适量化疗,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,改善症状,有一定的近期效果。
4.其他治疗
包括放疗、热疗、免疫治疗、中医中药治疗等。
预后
胃癌的预后直接与诊断时的分期有关。迄今为止,手术仍然是胃癌的最主要治疗手段,但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低(约10%),大部分胃癌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,5年生存率约7%-34%。